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文物月刊370期(2014.01)

  • 故宫文物月刊370期(一月份)目次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330 KB 下載次數:333
    格式:PDF 檔案大小:330 KB 下載次數:333
  • 專輯

    履踪─臺灣原住民文獻圖畫特展展品選介

    蔡承豪

    臺灣是一座融匯多元族群、歷史與文化的島嶼,千百年前就已在這塊土地繁衍生息的原住民,更是臺灣歷史舞臺上的重要角色。原住民活躍於山林原野之間,擁有獨特的語言、技藝、服飾、樂舞、社會組織以及價值信仰,部分內涵猶且傳續至今,成為臺灣社會多元樣貌中最質樸淳厚的文化標誌。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51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51
  • 專輯

    不僅僅《臺海使槎錄》─院藏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

    盧雪燕

    《臺海使槎錄》是清初以漢語紀錄十八世紀初期臺灣人、事、物的最重要文獻之一,書中對於臺灣平埔原住民的描述─〈番俗六考〉、〈番俗雜考〉,更因為來自於作者黃叔璥親身經歷而廣受重視。然而,從黃叔璥讀書甚勤,且喜著書的學者本性來看,其駐臺兩年時間,難道僅僅只有「文字」形態呈現的《臺海使槎錄》?其實不然,本文敘述之〈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註一)便是黃叔璥眼中的具象「臺灣」。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30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30
  • 專輯

    平原之人─噶瑪蘭的前世與今生

    詹素娟

    自一九九○年代噶瑪蘭族人開始復振運動以來,最主要的宣稱就是「我們一直在,但是我們沒有名」;族人的夢想,就是族名的追求與認定。本文藉由文獻回顧,描述噶瑪蘭從地名、行政區名到族名的曲折;也釐清「三十六社」的性質,簡要說明噶瑪蘭舊社的分布、遷移歷史與社會文化特性。最後,則指出仍留存珍貴族語、宗教文化的今花蓮、臺東兩縣噶瑪蘭族裔,終於在二○○二年復名成功,成為臺灣第十一支原住民族。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47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47
  • 專輯

    鹿皮貿易與早期臺灣社會

    林偉盛

    鹿皮是早期臺灣主要的生產品。臺灣未與外界接觸之前,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鹿產品的生產充足。與外界接觸之後,帶來新的消費,除了改變原住民原有的生活之外,也增加鹿群的獵殺。
    荷蘭統治時代一方面獵殺鹿群,一方面也設法保育,因此鹿群可以留存下來。然而,新的物質消費,不只改變原住民的一般日常生活方式,也影響著文化、儀式觀念。原住民學習抽菸、不再裸體,以往特定節日慶典,祭師裸體的求神也難以再見到了。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974 KB 下載次數:530
    格式:PDF 檔案大小:974 KB 下載次數:530
  • 專輯

    略論十九世紀末西方畫刊裡的臺灣原住民圖像

    石文誠 一八五八年清廷與英法等國簽訂天津條約後,臺灣對外國開放通商,此後許多西方人紛紛來到臺灣,除了領事、海關人員及商人外,傳教士繼十七世紀之後亦再度踏足臺灣傳教。另外,還有學者、攝影師、記者、工程師等各類型的人。當時來臺西方人留下了許多對臺灣的紀錄與觀察;由於成員類型多元,寫作方式與關注點不同,呈現出的內容便相當豐富多樣。這些西方人的紀錄觀察,為我們勾勒了許多十九世紀下半葉臺灣社會及人民生活的樣貌。西方旅行者的觀察是一種「異國之眼」,相較於漢人因為熟悉視為理所當然,略而不記,或是鄙為粗俗野趣的一種中原心態,常將芝麻大小事點滴入載,反而常挖掘出漢人紀錄中被忽略的許多面向。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936 KB 下載次數:389
    格式:PDF 檔案大小:936 KB 下載次數:389
  • 展場巡禮

    清高宗的文化觀─以北京地區壇廟、苑囿、陵寢為例

    姚安

    清高宗乾隆皇帝主政的六十年間,清王朝國力鼎盛。他在繼承順、康、雍三朝統治成果的基礎上銳意進取、勵精圖治,秉承「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的祖訓,施行「寬嚴相濟」的執政方針,文化開闢出新的事業成就。在乾隆朝的眾多文化遺珍中,壇廟、苑囿和帝王陵寢,作為經國載道的皇家建築,是乾隆大文化觀的綜合體現。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21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21
  • 展場巡禮

    天地自知音 明四大家特展─沈周

    陳階晉、何炎泉、陳韻如

    明代中期的江南經濟富庶,文藝高度發展,時有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繪畫成就卓越,人稱「明四大家」。本院典藏明四大家書畫作品數量可觀,品質精良,是以於今年策劃一系列特展,將分四期展出,完整呈現四家藝術發展的面貌。本期以四家之首的沈周為題,精選本院所藏沈周書畫及其師友作品,用以概括沈周藝術的全貌。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325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325
  • 每月一寶

    游戲三昧─沈周化鬚疏

    何炎泉

    沈周(一四二七∼一五○九),字啟南,號石田,又號煮石生,晚號白石翁,蘇州長洲相城里人。他一生隱居不仕,學問道德深受當代文人所推崇,為蘇州文化界領袖,也是為吳派書畫的開創者。沈周以畫掩書名,傳世書法作品較少,類似〈化鬚疏〉的大行書更不多見,加上本卷書法品質精良,文字詼諧逗趣中帶著戲謔筆調,為書法史上絕無僅有之作,相當難能可貴。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94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94
  • 文物脈絡

    一件疑似偽作的故事─跋院藏祝允明詩翰卷

    薛龍春

    古代藝術品的鑑定是非常嚴肅的學問,鑑定家不僅需要望氣的經驗,還要有紮實的文獻功夫。然而鑑定家也不是萬能的,至今仍有大量的古代藝術品,其真偽或是歸屬聚訟紛紜。這一方面是由於時代綿遠,能夠參照的作品太少;另一方面,則是文獻不足徵。如果不強作解人,斤斤於真偽的判斷,或許從這樣的作品及其流傳中,我們能夠獲得更多的信息。本文所討論的院藏祝允明〈詩翰〉卷,原卷末段所書白居易詩作在當時的文人中就引起不小的爭議。該卷在明萬曆時存十一段,至《石渠寶笈》著錄時已有一段被移出,作何面目無法得知。但從陳淳指出「末一帖甚惡」,認為非祝允明真蹟起,眾說紛紜,本文考察他們對此段的爭議,或有裨於窺探明中葉吳門的世風與人情。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50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50
  • 學與思

    形塑時尚脈絡─雷諾瓦的1870年代

    巫靜宜

    綜觀藝術發展,對肖像畫中人物服裝的精細描繪,可視為反映人物社經地位的表徵。在藝術表現上,十九世紀的法國將時尚元素運用在人物繪畫的這股風潮越趨明顯,這和中產階級崛起後成為藝術的贊助者,同時也身具時尚消費的主要客群有密切的關係。作家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 1799-1850)對於這個現象提出看法,認為時尚是社會性的表現,時尚是一種科學,藝術,習俗,情感。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961 KB 下載次數:294
    格式:PDF 檔案大小:961 KB 下載次數:294
  • 數位典藏

    器物數位典藏有關品名之規範與資料庫設計

    張志光 品名是器物數位典藏重要的後設資料,無論在帳冊、編目卡片、展覽卡片、出版品等紙本,或是網路、資料庫以及多媒體影音光碟等數位媒體,都需要使用品名做為溝通的媒介。由於品名記錄的來源多樣,往往造成一件器物同時具有多個品名。這些品名來源可能如自名器,於解讀器物上的銘文後得出品名,也可能是由文物收藏者或研究者依據研究成果命名。因此,從品名資料常可窺知器物的流傳脈絡或研究成果。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75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75
  • 教育推廣

    國寶摩登新生命─故宮潮.當國寶遇上設計特展介紹

    朱仲苓

    國立故宮博物院於今年首次將近年來豐富的文創衍生商品與數位互動科技展覽資源,以巡迴特展方式呈現,透過與地方政府合作,讓更多民眾可以親近賞析創意設計賦予故宮國寶的摩登新生命;同時藉由文創衍生商品教育服務,使文物知識與教育資源更普及,以提升國人生活美學內涵。另外運用巡迴特展及整合文化行銷策略,增加本院文創衍生商品能見度、開拓文創商品市場及推廣故宮品牌形象,並藉多方合作帶動地方及博物館界文化觀光與文化經濟。所以「故宮潮‧當國寶遇上設計」特展是一項秉持展現創意故宮與教育推廣理念的行銷活動。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07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07
最後更新日期:2020-10-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