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學術季刊-卷期總覽

第23卷第3期

  • 試論唐代降魔成道式裝飾佛

    李玉珉 唐代的佛教藝術中,發現一種圖像特殊的降魔成道式裝飾佛,許多學者稱之為密教的大日如來(又稱毗盧遮那佛),筆者以為其當代表菩提瑞像。據說,摩揭陀國摩訶菩提寺的菩提瑞像,是彌勒菩薩依釋迦真容所作,為天竺著名的聖像。初唐時,西行的使臣與求法高僧曾將此像的稿本帶回中國,這個圖像很快地便在各地流傳開來,如今在中原、四川和敦煌都有菩提瑞像的發現。由於敦煌的菩提瑞像與中原和四川的圖像表現不盡相同,顯示唐代流傳菩提瑞像的稿本不只一種。另外,原來印度單尊式的菩提瑞像,到了中國,不但出現了多尊的組合,同時四川藝匠又創造出菩提瑞像與彌勒佛合龕的形式。同時,隨著華嚴信仰的發展,原代表化身佛釋迦牟尼的菩提瑞像,後來也被視作法身佛毗盧遮那。只不過,此時的毗盧遮那佛指的應是華嚴教主,並非密教教主。
  • 清代檔案與環東亞海域的海難事件研究──兼論海難民遣返網絡的形成

    劉序楓 十六世紀中葉後,隨著各國海上活動的頻繁,東亞地區的海難記錄也大量增加。與航海見聞記所不同者,海難記錄因牽涉範圍廣泛,如違禁出海、走私貿易或外交交涉等,官方往往會留有詳細的調查記錄,對船隻大小、船員姓名、人數、船貨、航路、遭難經過、地點、救助與撫卹過程及漂流地的見聞等多會有詳細記載,如為外國船,則又牽涉到遣返方法等問題。目前有關東亞海難救助之研究多以中國、琉球、日本、朝鮮地區間的相互救助或單一事件為主,對環東亞海域整體及跨越多國間的救助研究尚不多見。而對諸國現存海難資料的蒐集與整理,除日本外尚未見有系統地進行,特別是數量龐大的漢文檔案史料亦少見利用。
    本文主要以現存的清朝官方檔案,並配合諸國史料,考察中國救助及遣返外國難民的實態,由相關官員的奏摺,來看清政府對外國難民的救助及遣返制度的形成,藉此證明在十八世紀中期以後,東亞各地域間存在著固定的送還路線和中繼的港市。而此一路線又與當時東亞傳統國際秩序下的朝貢與貿易網絡息息相關。
  • 陝西旬邑百子村壁畫墓的墓主、時代與「天門」問題

    邢義田 本文主要的結論有如下三點:
    第一,從畫像佈局看,旬邑百子村墓的墓主不一定是報告中所說的邠王,邠王也不一定是自立為王的王,壁畫中的郭姓將軍也有可能是墓主;
    第二,旬邑百子村墓的時代從墓葬形制看,可早到東漢中期,也可晚到曹魏。從男女分列兩壁的畫像佈局,男女冠式、衣裝、髮式和長篇題記的習慣等幾方面看,較少見於東漢,而有魏晉時期的特色。因此,此墓時代歸於三國曹魏時期似較恰當。
    第三,舉證說明旬邑百子村墓後室後壁中央那件前所未見的壁畫,應比較可能是描繪天門而非虛空的「位」或牌位。由此進一步討論巫鴻提出早期道教以「位」象徵老子,老子偶像化是受佛教影響的說法。本文指出由於早期道教尊奉老子,運用壁畫傳教,而老子畫像在漢代藝術中早已存在,道教儀式和裝飾中有某種老子或太上老君像存在應是合理的推測。唯是否是偶像,是否有一定形體,又是否曾以不具形之象徵出現,缺乏實證,仍然是謎。
  • 乾隆時期的如意館

    嵇若昕 一般多認為清代內務府造辦處中的如意館作坊幾乎等同於清代的畫院,並兼及玉雕、牙雕、鑲嵌等工藝品之成做。但是嘉慶朝《大清會典》列舉清代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的十四個「治器」作坊時,如意館僅為首席作坊,其匠役「有玉匠、牙匠、畫匠」,玉匠與牙匠尚且列名於畫匠之前。
    如意館原為圓明園內的房舍之一,位於福園門內東側。當皇帝駐蹕於紫禁城時,在如意館中工作的人員移至紫禁城內啟祥宮服務,皇帝於初春遷往圓明園時,所有在啟祥宮的人員又移至如意館中當差。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火焚圓明園時,如意館化為灰燼;同治年間(1862-1874)將紫禁城內的啟祥宮改名為太極殿,並於紫禁城內北五所重建「如意館」。
    依據《活計檔》的載錄方式與內容,嘉慶朝(1796-1820)以後的如意館與金玉作、匣裱作、油木作等作坊的地位相近。然而乾隆一朝,如意館從一個房舍名稱,變成造辦處作坊之一,其地位從設置之初即相當特殊,後來甚至獨占鼇頭,至清仁宗親政而漸趨平淡,其演變頗具戲劇性。本文主要依據《活計檔》的載記,冀能釐清乾隆朝如意館之角色演化。
    本文所稱《活計檔》,其內容乃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將其所收藏內務府造辦處有關活計成做的檔案製成之微卷,起自清雍正元年(1723)迄於宣統三年(191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