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學術季刊-卷期總覽

第31卷第4期

  • 唐英監造轉心瓶及其相關問題

    余佩瑾 本文嘗試鏈結檔案史料與傳世轉心瓶一類作品,從中觀察產造背景中涉及到的乾隆皇帝與督陶官唐英對「新樣」瓷器的想法;以及轉心瓶一類作品的樣式、裝飾紋樣和製作技法所反映出來的古今對照,清宮與西方交流的問題。
    從旋轉機巧的設計,可以概略地將轉心瓶區分成結構簡單易於操作和結構複雜需有專人轉動的兩種類型。回溯檔案史料記載,唐英監造上呈者多半屬於易於操作的類型;而由簡單發展成繁複機巧的設計,從葡萄牙大使到訪紀實中也可推論出應該是和乾隆皇帝意圖展現大清帝國的工藝文明密切相關。同時,具有套瓶組合的轉心瓶,其玲瓏雙層器的結構,不僅可以上溯至宋瓷,亦與十七世紀以來流通於西方市場的一類玲瓏瓷擁有相似的成型概念,從中衍生而出的旋轉功能與交泰技法,無疑是唐英回應乾隆皇帝訴求「新樣」瓷器的最佳創意。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3 MB 下載次數:614
    格式:PDF 檔案大小:3 MB 下載次數:614
  • 寫真山之形:從「山水圖」、「山水畫」談道教山水觀之視覺型塑

    黃士珊 本研究藉由檢驗各種反映道教山水觀的圖象,進一步探索道教山水觀在唐宋元時期的視覺型塑。文中探討的圖象資料,除了較為藝術史學界熟知的「畫」之外,更多地引用了附屬于知識性文書中的「圖」,如道教的符圖、堪輿論著中的風水圖等。從視覺文化的研究角度而言,「圖」除了一般較為人熟知的插圖外,還包含各類圖案、圖表、圖型、地圖等。這些「圖」與泛指繪畫的「畫」相對,形成中國視覺文化中的二大體系。全文將圖象分為「山水圖」和「山水畫」兩類進行討論與比較。討論大綱分道教〈真形圖〉的神秘視覺、風水的真形、山水畫的真形等三大部分。此研究的目的,一方面在探討如何從不同的圖象形式歸納出道教山水觀的視覺特色,另一方面則希望從方法學上進一步檢討「圖」與「畫」之間的關聯。文末總結「圖」與「畫」以多樣的視覺語言,生動地型塑體現道教山水觀的「真山之形」。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6 MB 下載次數:910
    格式:PDF 檔案大小:6 MB 下載次數:910
  • 宋畫款識型態探考

    王耀庭 一件書畫名品,總以水準高,款識佳,流傳有緒為完美。任何一件書畫,書畫上的自我署款,有其啟發關鍵性的證明作用。宋代「款識」書寫格式,應是遵循唐宋習見的「書儀」,署姓連名時,姓大名小,且姓、名間空隔大半字,以姓為尊是對自身家族姓氏的恭敬,以名為卑,字小以示謙讓。宮廷的體制下運作,尤其有共同的遵循的則例。承皇命,進御時自表身份,必然遵循「公文書」格式的定制。畫家進御,通常以「臣」自稱。宋畫署款格式,「臣字款」的大小空格書寫形式,大都一體遵守。相對地,非「臣字款」,大小空格之遵守,北宋相同之例,大於相異。南宋則是兩種形態皆有,且越晚期,越失「姓大名小」之例,惟遵守格式者,人數還是較多。本文所討論「宋畫款識型態」,「識款」,以今日存世所見宋畫,所舉諸例,「有款」而認定此畫之歸屬,畢竟是最為基本。畫之風格題材,五花八門,有其個體風格之差異,無總體之依歸,「款識」反而相對地單純。本文所舉之宋人署款格式,雖非為絕對性,然當其有違慣例,隨信隨疑,旁徵再引,當不失為探討宋畫之一途。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5 MB 下載次數:1207
    格式:PDF 檔案大小:5 MB 下載次數:1207
  • 唐宋摩利支菩薩信仰與圖像考

    李玉珉 摩利支天原是雜密的一位神祇,隨著密教的發展,逐漸從天部變成菩薩,甚至於躋身佛母之列。祂的信仰源遠而流長,本文旨在梳理藏傳佛教傳入中土以前、唐宋時期摩利支天信仰和圖像的發展脈絡。
    六世紀初菩提流支即將梵本《摩利支天經》譯成漢文,可惜當時並未引起太多的注意。直到八世紀中葉,在不空的推動和皇室的支持下,摩利支天信仰終於在中國開花結果,摩利支天像也應運而生。宋代是中國摩利支菩薩信仰發展的關鍵時期,宋初天息災譯《佛說大摩里支菩薩經》,豐富了此菩薩信仰和圖像的內容。南宋時,摩利支菩薩靈驗故事的流傳和高僧的弘揚,也促使摩利支菩薩信仰蓬勃發展。從圖像來看,宋代摩利支菩薩像較唐代更加多彩多姿,雖然依舊可見唐式持扇的天女造型,但以多首多臂為主流;南宋末,又吸收一些道教元素,出現了手擎日、月的摩利支菩薩像。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3 MB 下載次數:3757
    格式:PDF 檔案大小:3 MB 下載次數:37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