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文物月刊476期(2022.11)

  • 展場巡禮

    「避暑山莊:清帝國多元統治的縮影」特展概析

    鄭永昌

    避暑山莊,或稱熱河行宮、灤陽行宮或承德離宮,位於今天河北省承德地區。它是清帝國時 期唯一一座位處長城口外、佔地最廣、也是至今保存最為完好的皇家園林。山莊始建於康熙 四十二年(1703),單從名稱聽來,它的修建似乎是為了提供清帝避暑休憩,不過是眾多皇家 行宮中一座遊覽勝地。但是,當我們深入閱讀相關文獻,從地緣政治與帝國統治的視角來審視 山莊營建背景時,將可發現清帝之所以經營避暑山莊,正反映清帝國政治、軍事、宗教、行政、 族群與文化多面多元統治的特色,具有相當代表性以及深層歷史意義。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271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271
  • 展場巡禮

    清朝宮廷的薩滿信仰

    葉高樹

    清朝宮廷的薩滿祭祀,有堂子祭天和坤寧宮祭神之分,被認為是少數還能保存滿洲傳統的項 目。祭祀時,向神祇祈求、禱祝的薩滿,宮廷例由女性擔任。她們身繫閃緞裙、腰鈴,手執神 刀、手鼓等祭器,按照既定的程序引導典禮進行,並適時誦唸神歌;太監等則在旁或打著鼓、 扎板,或彈著三弦、琵琶相和。乾隆年間,官方整理薩滿祭祀的儀式、祝辭、器用,編成《欽 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將宮廷祭祀活動規範化。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885 KB 下載次數:709
    格式:PDF 檔案大小:885 KB 下載次數:709
  • 展場巡禮

    乾隆御筆〈熱河考〉緙絲與盛清地理知識

    孔令偉

    作為滿洲皇帝的夏季行宮以及接待外藩的重要場所,承德避暑山莊的建立與運作,對於清朝的 政治、經濟及宗教等不同面向,曾發揮關鍵影響。隨著十七世紀後期至十八世紀前期清朝版圖 在內陸亞洲(Inner Asia)地區的擴張,避暑山莊成為滿、蒙、藏、漢、回等多族群文化交流的 重要歷史舞臺。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仿效布達拉宮、扎什倫布寺等西藏寺院形制而建的外八 廟,以及用五體文字書寫的麗正門門額,由是誕生。避暑山莊的文化多元性,實深刻體現清朝 作為帝國的複雜性與包容性。避暑山莊與帝國擴張的聯動,在促成多語種書寫以及跨族群交流 的同時,亦帶動盛清地理知識的發展,其中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乾隆(1736-1796 在位)〈御筆 熱河考〉緙絲,便是一個頗具代表性的實例。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73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73
  • 展場巡禮

    選擇•展示•觀看—從王世懋藏宋版《新刊校定集注杜詩》說起

    曾紀剛

    古籍善本,向來是學者研究探索不同專業領域的重要資源,一旦轉換為主題式或綜合性展覽中 被展示的物件,人們的「閱讀」和「觀賞」就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看」的方式與體驗;道既 殊途,旨歸亦別生異趣。平日深藏於文物庫房的珍貴古籍,是如何成為展件的?策展團隊怎樣 挑選適合展示的書葉或視覺元素?在文物與觀眾之間,僅憑此「一面」之緣,又能傳達哪些訊 息甚至美感?如果方便取得更清晰細膩的全部圖像,這些古書還有被「看」的價值嗎?謹藉著 參與展覽籌備工作的歷程,透過一部八百年前刻印的宋版書,邀請讀者共同回顧、認識古籍文 物的策展選件脈絡,也結合基本的版本觀念以及這部杜詩相關的藏書史事,分享當典藏研究遇 上展覽實務,將會產生哪些有趣的別樣思考?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225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225
  • 展場巡禮

    清宮傳世的一件高麗青瓷象嵌雲鶴紋碗

    謝明良

    正在國立故宮博物院「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展出的〈高麗青瓷象嵌雲鶴紋碗〉, 是目前所知為數極少的高麗青瓷傳世例之一,其也是清宮唯一一件高麗青瓷傳世器。巧合的 是,日本山形縣本間美術館也收藏了一件在尺寸、造型、紋樣,甚至口沿所鑲金屬釦邊等各方 面都和故宮藏品一致,並且也是傳世器的高麗青瓷碗。兩者之間是否有關?值得略予追踪。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011 KB 下載次數:327
    格式:PDF 檔案大小:1011 KB 下載次數:327
  • 展場巡禮

    閑情/琴收拾—宋雪夜鐘琴修護紀實

    林永欽

    本(2022)年 9 月中旬特展「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有一張院藏古琴〈雪夜鐘〉 展出,參與彰顯宋代精緻生活美學。展前研究〈雪夜鐘〉琴受損狀況,進行了修護處理。展覽 的同時將研究、修護成果分享社會,俾觀者了解宋琴製作,深味此琴工藝之美。循此,也喻博 物館藏古琴文物的修護與琴家藏琴修琴理念之異同。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19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19
  • 展場巡禮

    從「花樣」看明嘉靖官窯的特色

    陳玉秀

    明皇室在江西景德鎮設置專屬的御窯廠,皇家所需的瓷器,多由宮中設計或送樣到御窯廠照樣 製作。宮中設計的瓷器花色也因應各種國家禮儀制度的規定,皇帝個人的政治理念,更多是來 自帝王個人的特殊喜好,而有不同。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494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494
  • 文物脈絡

    朱欄玉楮—故宮典藏非宗教類明代內府寫本書籍

    盧雪燕

    寫本,是為雕版印刷普遍使用以前,最重要的一種圖書產製方式,明代內府寫本,指的便是 由明代宮廷秘府編繕抄寫的書籍。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典藏古籍多數衍襲自清宮, 而清宮舊藏又承接明宮廷的大量典藏,因此保留為數不少的出自明內府編纂、繕寫的內府本圖 書,本文透過梳理院藏,得出非宗教類的明內府寫本書籍,總八十一種,除反映明代內府書 籍的版式特徵之外,更見其不受經濟力限制所展現的特有宮廷色彩。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42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42
  • 文物脈絡

    當時銅器正流行—院藏〈仲駒父獸面紋甗〉的製作脈絡

    吳曉筠

    上古時代的青銅器在宋代成為知識分子及朝廷追求的對象,是古代聖王的見證,也是當朝禮器 的範本。但在民間,上古青銅器成為人們源源不絕的創意來源,發展出偏離卻有活力的樣貌。 晚明至清初雖仍延續南宋以來的玩古風氣,但對古代銅器的審美、品鑑及利用方式皆不盡相 同。若是生活在晚明鑑賞標準下的人們遇見了一件南宋的仿古銅器,他們會怎麼做 ?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12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12
  • 教育推廣

    博物館與宅文化的跨域之旅—2021「南宮學院.聖誕派對」紀實

    羅楷盛

    聖誕節是許多人於一年之末引頸期盼的歡樂節慶,除了在信仰文化中有其歷史意涵外,更是連 續假期的代名詞。2021 年聖誕主題系列活動(圖 1),以 ACG(動畫、漫畫、電玩)文化為主 題,將次文化帶入博物館,期突破博物館門檻,帶給觀眾別於以往的新博物館體驗。本文茲就 「主題訂定」、「御宅文化與博物館教育」、「結語與展望」進行討論,亦紀錄本企劃作為後 續活動參考。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906 KB 下載次數:353
    格式:PDF 檔案大小:906 KB 下載次數:353
  • 文物快閃

    「呷茶未?」—南宋建窯黑釉兔毫盞

    王亮鈞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62 KB 下載次數:270
    格式:PDF 檔案大小:162 KB 下載次數:270
最後更新日期:2022-11-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