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的早年行止和書畫啟蒙
劉晞儀
石濤(1642-1707)二十五歲赴宣城之前的早年經歷直接關係到他日後的心態和藝術成長,但諸家之說有明顯差距。鑒於石濤為明朝宗室,身歷家國之變,後成為禪師旅庵本月(1676 年卒)的法嗣,本文重新檢視其畫作、題識和詩文,置於南明永曆朝(1647-1662)的興衰和禪宗法嗣擇選的政教背景,對他從廣西全州遷武昌(約1653 年春)、再遷松江(約1663 年春)的時間提出比較確切的新推測,同時探索其心路歷程,認為石濤對明清易代的歷史現實從傷痛轉為擁護,他的自我形象也隨之演變,才華和野心驅使他在禪修和藝術上勇於嘗新。石濤早年的存世作品極少,本文主要根據廣東省博物館所藏〈山水花卉冊〉(約繪於1655 至1664 年間),並參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所藏〈十六羅漢圖〉卷(繪於1667 年)中出現的新手法,追溯他的書畫啟蒙:書法據文獻記載在全州時初學顏真卿(705-785);武昌時期另習鍾繇(151-230),並學畫竹石花卉和山水;松江期間因見識到丁雲鵬(1547-1628 以後)和其仿效者留在當地的佛畫,人物畫數年間大進,又可能因接觸董其昌(1555-1636)的繪畫和理論,山水畫出現半抽象、平面化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