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文物月刊-文章搜尋

  • ~
  • 可使用AND、OR、NOT搜尋,例如 古蹟 and 器物
總筆數:6013
  • 保存修護

    關於織品修復師的幾個問題—從院藏清〈煙荷包〉談起

    蔡旭清

    織品的保存與修復是相當複雜的課題,因為其有機材質在歷史時間軸中很難被保存下來, 在面對文物時,第一時間進行織物的分析與鑑別,是織品修護師首要的工作。因此需要許 多專業知識,不論是纖維成分與加工、染料與染整技術、工藝製作結構,以及附加在面料 上的副料配件等,經常使用高倍顯微放大鏡來輔助觀察織物組織的分類與結構,但此工具 僅能獲取屬於織物組織的織造方法等物理性答案,若想了解染料的成分內容,便需進一步 進行科學分析。本篇解構了院藏清〈煙荷包〉的纖維材料、織法以及其製作工藝結構,將 此件荷包確定為納錦。藉由蒐集檢視荷包內部粉碎物,推測其僅為裝飾用途。工藝製作的 凹折與使用配戴時的摩擦,是造成內襯纖維粉碎裂化的主因。荷包下緣黑色縫線的劣化, 則可能是染色的黑色染料含鐵或使用鐵為媒染劑的結果。期待未來透過科學分析,能做進 一步釐清。

  • 保存修護

    柿事平安—觀海堂藏書《脉經》柿紙書套之修護

    高宜君

    國立故宮博物院(下簡稱本院)具有代表性的善本莫過於清宮收藏《永樂大典》、《四庫 全書》等卷帙浩繁的古籍,除此尚有清末藏書家楊守敬購求的珍稀圖籍,其中包括中國、 日本、朝鮮刊行之珍貴抄本與醫書。在這批古籍中,筆者發現有多部觀海堂藏書,使用柿 染紙製做保護書冊的書衣或裝具,透過本次修護文物的契機,本文欲探究其材質特性,了 解紙張材料的多樣面貌,進而研擬妥善的修護方式,並探索如何製作不易暈染之紙。

  • 保存修護

    藏品害蟲小檔案—書蝨

    楊若苓

    書蝨(booklice)因常於舊書、紙張周圍被發現得名,雖名為「蝨」,卻不會吸血,主要以 黴菌、穀類、昆蟲殘肢和澱粉物質為食。體型微小纖弱的牠,是環境指標害蟲,代表環境 中有局部濕度偏高、甚至發黴的情形,需進行檢視及處理。若放任致使其族群數量暴增, 可危害藏品種類相當廣泛(涵蓋動、植物材質)。書蝨會隨著人為活動傳播,抗藥性的產 生更使其防治日趨困難,是以需小心防患於未然。

  • 展場巡禮

    開箱清代皇室教育—「阿哥養成記」展覽介述

    葉淑慧

    寒窗苦讀無人知,似乎是古今莘莘學子刻苦求學的生活寫照。不過,生長在皇宮裡、含著 金湯匙出生的滿洲皇族子弟,也需要接受嚴格的文武教育。他們的學習生活,似乎也不如 想像中輕鬆呢。 阿哥(滿語: ,轉寫:age),是清代對近支宗室子弟的稱呼。滿族入主中原以後,受到 儒家文化影響,開始重視阿哥們的教育,培養未來皇位繼承人及國家治理人才,使滿族政 權得以長久鞏固。然而,清代皇族阿哥們的學生生活究竟是如何度過?他們課堂上的學習 內容又有些什麼?誰是長伴阿哥讀書的師長,及他們受用一生的恩師呢?對阿哥們有什麼 樣的影響?

  • 展場巡禮

    《江南各道府圖表》的初步研究

    盧雪燕

    從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典藏的二十一萬餘冊(件)古籍之中,精選展件,規 劃展出,即「院藏善本古籍選粹展」,與「集瓊藻—院藏珍玩精華展」、「敬天格物— 院藏玉器精華展」,或是「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筆墨見真章—故宮書法導賞」 等展覽性質類似,都是故宮常設例行展之一。不過與器物、書畫類不同的是,近期古籍類 例行展,除導賞典藏精華之外,往往別設一次要展題,相關展件挑選、單元訂定、展場設 計,大皆依次題之不同而所不同,因此,雖說是例行展,但每次展出,也好似一小型特展。 本文主述的《江南各道府圖表》(一冊),即繼去(2022)年「梵筴與經摺」專題之後, 本年(2023)八月最新推出的「彩繪圖籍」1 古籍例行展,第二單元:「彩繪大地—古代 地理圖籍」的重要展件之一。該書冊包含「圖」與「表」,圖繪色彩豔麗,內容豐富,是 極為典型的山水畫地圖,而表的部份則直欄墨書,四周雙邊,版心黑口,對向雙魚尾,與 傳統雕版印刷書籍版式無異,兩相結合,有如今日的大型彩色繪本圖文書一般。

  • 展場巡禮

    國寶道教繪畫─傳宋馬麟〈三官出巡圖〉賞析

    蔡君彝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本院)自 2020 年第一季起,特闢專室推出「國寶聚焦」系列 展覽,每一季選展一件被文化部評定為國寶的書畫名品深入解析,讓來訪民眾隨時都有機 會欣賞本院數量高居全國之冠的國寶級收藏。今年第三季展期適逢「神出鬼沒」的中元節。 為此,本次「國寶聚焦」展覽特別應景地選展(傳)宋馬麟(約1180-1256後)〈三官出巡圖〉 這張巨幅道教繪畫,讓觀眾飽覽畫中造型變化萬千的神鬼精怪,也讓信眾可以順道 慶祝畫中道教神仙「地官」在中元節的生日。本文將帶領大家認識這張精彩的國寶繪畫, 先介紹悠久的三官信仰、解析畫作的內容、構圖與風格、推敲畫作的創作與觀覽情境,從 中國藝術史、道教信仰文化的雙重角度對作品進行導賞。

  • 展場巡禮

    「包羅萬象—院藏亞洲織品展」策展經緯

    賴芷儀

    織品從來不只是一門技術成果,不論是從嬰孩誕生時的襁褓背巾、新人結婚時的頭紗禮 服、到臨終葬儀時的壽衣棺被,人的一生與織品緊密相依。從古至今,世界各地的人們因 應各種天然條件與資源,利用不同的文明技術,發展出各種特色織物。這次「包羅萬象— 院藏亞洲織品展」的全新換展,有別與以往以織品的技法及地域特色為單元,改以織品的 使用文化脈絡為觀點,分別從織品的物質功能、社群關係、精神象徵等面向,精選兩檔逾 百件故宮典藏展件,展出「包覆與盛物」、「裝飾與辨識」、「護佑與祝福」三個主題, 希望能夠引領觀眾親近與思索織品的精美工藝與設計功能,呈現織物跨越時代與地域的多 元面貌及豐富意涵。

  • 文物脈絡

    充滿力量的「女力爆發」—《北宋志傳》、《楊家將演義》的穆桂英與楊門女將

    許媛婷

    歷史上,提到女性上戰場殺敵的代表性人物,大部分人會直覺想到「花木蘭」。雖經後代 學者探根究底,最新研究推測五世紀時的花木蘭應非漢人血統,更有可能是民族性剽悍勇 猛的北魏鮮卑拓跋部人,既使如此,後世依舊傳誦不絕。事實上,除了花木蘭之外,傳 說出現在十世紀宋遼戰場上的女子「穆桂英」,則更為人津津樂道。因為由她所帶動的女 性力量,並非是單獨的「一」,而是凝聚而成的「一群」(楊門女將)。此種出自小說家 筆下的「女力爆發」,有其真實性,但有更多的想像成份。本文嘗試理解,在這個女力故 事源起與發展下,對現代的我們又將帶來何種啟發﹖

  • 文物脈絡

    清代諡號「文正」的名臣

    陳龍貴

    賜諡,賜予諡號,又稱「易名之典」,是古代皇帝賜予大臣的身後殊榮。清代大臣、重臣, 以及我們熟知的名臣,不知凡幾,得諡者,滿不過千;而其中諡號「文正」者,僅得八名。

  • 博物新知

    博物館蒐藏的助力—文物捐贈及其租稅優惠

    王琤雯

    典藏是博物館最核心的功能與價值,藏品徵集來源多為購藏與捐贈兩種方式,可使博物館 典藏更豐富。博物館的藏品徵集須符合所設立之典藏屬性與計畫。無論是購藏或捐贈合適 的文物,皆須經博物館評估是否符合館方典藏政策及各項要件,通過博物館藏品徵集審查 程序後方可入藏。 文化部為了鼓勵民間人士或機關團體捐贈具有文化藝術資產價值之文物、古物及藝術品 等,給予中央政府機關、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或地方政府及縣市所屬文化基金會,特別訂 定《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第 28 條,並依據《所得稅法》第 17 條,提供予有意願 並已完成捐贈程序的捐贈者租稅優惠要件。使得捐贈私人收藏品,一方面能豐富博物館典 藏,一方面也創造捐贈者減免租稅的雙贏模式。本文以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本院) 藏品徵集文物捐贈實際經驗作為分享。

  • 文物快閃

    解謎詩人乾隆—山東龍山文化〈玉圭〉

    蔡慶良
  • 教育推廣

    打造幼兒學習的百寶箱—談博物館與幼兒觀眾

    呂憶皖

    對於幼兒來說,學習是無所不在的。世界充滿了新鮮事,一朵小花、窗外滴滴答答的雨聲、 菜市場裡形形色色的蔬果⋯⋯,對於孩子這些都是學習。幼兒的學習不僅限於體制內的教 育,也重視體制外的全方位學習。博物館是蒐羅人類文化、藝術、歷史、自然的一扇視窗, 著名美國身心障礙教育家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1880-1968)曾寫到,如果讓她有三天 短暫的光明,第二天她選擇參觀博物館,因為在博物館中可以飽覽天地萬物及人類千古文 明的寶藏。對於學齡前的幼兒,在人生這頭幾年的成長過程中,認知發展、社會發展、情 感發展、身體發育皆快速成長,逐漸培養出個人的認知、情意、技能等層面的種種能力。 博物館作為終身學習機構,擁有豐富多元的館藏及學習資源,可以成為幼兒學習的百寶 箱,開啟孩子的視野,點燃好奇心,觸發探索的興趣,帶領孩子認識人類自然、歷史、文 化、藝術等豐富多元的面貌。

  • 教育推廣

    以家庭為中心—學前特殊需求幼兒參與博物館活動的樣態

    陳彥亘

    本文分享國立故宮博物院(後稱故宮)2021 至 2022 年為發展遲緩與身心障礙幼兒規劃之 早期療育藝術陪伴課程,說明如何運用「以家庭為中心」(family-centered care)概念,結 合具早期療育工作經驗的跨領域師資,從藝術探索與多元感官體驗角度切入,舉辦到機 構、到宅、到社區等外展(outreach)活動,續返館內邀請早療需求家庭進館參觀及參與教 育活動,同時舉辦講座與工作坊,推動早期療育、學前特教與助人工作社群運用故宮文物 素材資源共創。透過與文物導賞、藝術統合及幼兒保育、學前特教、社會工作、職能治療、 藝術治療、戲劇治療等早期療育社群合作,使特殊需求家庭成員近用故宮學習資源之際, 亦接觸教養知能及藝術療癒,在友善的博物館環境與服務中感受社會支持。

  • 教育推廣

    博物館自閉症教育活動之設計與實務—以「故宮智多星—自閉症親子家庭博物館探索活動」為例

    林質安

    博物館中常見的身心障礙觀眾,包含了拄拐杖或坐輪椅的肢體障礙者、手持白手杖或由導 盲犬引導的視覺障礙者、佩戴助聽器的聽覺障礙者等。實際上,還有更多不容易被發現 的身心障礙者,外觀沒有明顯特徵,但是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需要協助,例如自閉症類 群障礙症(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ASD),正是博物館中越來越常見的身心障礙觀眾類 型之一。本文首先討論自閉症的特質及其支持系統,並整理國內外博物館的自閉症教育活 動,最後以「故宮智多星—自閉症親子家庭博物館探索活動」為例,介紹自 閉症教育活動的規劃,並分享本次活動的回饋與反思。本文統一以「自閉症」稱呼,避免 使用其他詞彙替代而模糊焦點,或是加深對自閉症的刻板印象。

  • 展場巡禮

    人氣國寶展之文人情懷

    策展團隊(蔡慶良、蘇雅芬、王健宇)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人氣國寶展」自開展以來,展出院藏精品文物,受到觀眾歡迎。 為加深觀眾印象,增加觀展趣味,自 2023 年起,嘗試以小型主題展方式,強化文物間的 連結,本次以「人文情懷」做為主題,藉由系列文物,呈現書畫和器物中文人所關注的各 個面向,配合深入之說明,期能帶給觀眾更美好的觀展體驗。

  • 展場巡禮

    人氣國寶展之文人情懷

    策展團隊(蔡慶良、蘇雅芬、王健宇)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人氣國寶展」自開展以來,展出院藏精品文物,受到觀眾歡迎。 為加深觀眾印象,增加觀展趣味,自 2023 年起,嘗試以小型主題展方式,強化文物間的 連結,本次以「人文情懷」做為主題,藉由系列文物,呈現書畫和器物中文人所關注的各 個面向,配合深入之說明,期能帶給觀眾更美好的觀展體驗。

  • 展場巡禮

    人氣國寶展之文人情懷

    策展團隊(蔡慶良、蘇雅芬、王健宇)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人氣國寶展」自開展以來,展出院藏精品文物,受到觀眾歡迎。 為加深觀眾印象,增加觀展趣味,自 2023 年起,嘗試以小型主題展方式,強化文物間的 連結,本次以「人文情懷」做為主題,藉由系列文物,呈現書畫和器物中文人所關注的各 個面向,配合深入之說明,期能帶給觀眾更美好的觀展體驗。

  • 展場巡禮

    八哥與寫生花鳥—翰墨空間繪畫展品選介

    蘇雅芬

    國立故宮博物院第二季「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例行展(以下簡稱「翰墨空間」,展 期為 2023 年 6 月 6 日至 9 月 3 日)於南部院區 S203 室展出,以院藏歷代書畫,系統性地 介紹繪畫與書法的發展脈絡。本季花鳥畫類選取南部院區經常出現的「八哥」作為展覽小 主題,希望透過選展作品,呈現花鳥畫的其中一個面向,即是畫家如何「寫生」。主要選 取畫家經過觀察自然而作,而非單純模仿、改造前人畫稿的作品,試圖引導觀眾思考畫家 如何創作。期望觀眾賞畫之餘,亦可到戶外觀賞真實的八哥鳥,與畫作相互對照。

  • 展場巡禮

    羅馬教廷的文藝復興—古典古籍與聖經傳統的共榮故事

    陳慧宏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以下簡稱「宗座圖書館」)成立於十五 世紀中葉,文藝復興時期(十五至十六世紀)的發展為其文本典籍的收藏奠下最重要基 礎。這次「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以文本的歷時入藏為時間 架構,可一窺宗座圖書館歷史的演進,然以全部文本性質整體觀之,最具體的歷史即圍繞 著「羅馬文藝復興」(Roman Renaissance)。以宗座圖書館為中心來敘說此文藝復興,具 體可觀察到與羅馬教會歷史緊密關聯的獨特性。本文配合特展的文本,以三個小節並三類 主題,討論羅馬教廷的文藝復興:「教宗至高權與羅馬文藝復興」、「維吉爾、但丁、與 宗座圖書館」,和「十五世紀的古籍再製與文藝復興教宗」。

  • 展場巡禮

    視覺與知識的饗宴—赴梵蒂岡宗座圖書館工作紀實

    劉世珣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Biblioteca Aposotlica Vaticana)為教宗藏書所在,由教宗尼閣五世 (Nicholas V, 1447-1455 在位)於十五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倡議建立,其目的在於彙集所有足 以榮耀教宗與教廷的各類作品,同時讓知識分子在知識取得上更為便利。該館館藏以史 學、法學、哲學、科學、神學著作為主,數量豐富,被譽為「文明寶庫」、「人類記憶」。

每頁筆數:20
頁次:6/3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