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內容
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年以「賞味人生」為主題,結合故宮文物和展覽特色,包含「看得見的紅樓夢」、「公主駕到!清代文獻中的公主身影」、「會說故事的圖畫」等特展,於今年10月8日至11月8日推出8場深度工作坊系列課程、3場專題講座以及4場院外活動,適合樂齡及其陪伴者的全方位創意增齡、探索自我的互動式體驗,邀請55歲以上的夥伴們攜朋引伴,和我們從故宮文物及展覽中,蓄積人生中的品味,感受長大變老的過程,也能很優雅,共同賞味最棒的第三人生!
凡參加故宮樂齡月者,可獲得故宮55+專屬小禮,錄取參加院內活動的學員,可憑學員證於活動當天至售票處兌換當日免費參觀券。
報名對象及方式:
- 凡55歲以上(民國58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朋友及其陪伴者。
- 線上填寫報名表單或電話報名02-89147779 (週一到週五9:30-18:30)
深度工作坊系列 活動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 第二行政大樓三樓多功能廳
[系列一]躍動人生-跟著國寶動健康
本次工作坊,將「故宮國寶動動操」8件經典文物融入其中,讓運動不再只是運動,更是綜合的身心訓練,達到日常活動功能的轉化及認知的延緩功效,讓我們更靈活、更自信地應對日常情境。
- 第一堂|跟著國寶動健康Ⅰ 時間:10/08(二) 10:00-12:00
- 第二堂|跟著國寶動健康Ⅱ 時間:10/16(三) 10:00-12:00
※報名者須兩堂課程皆參與,僅第一堂課10/08開放現場候補。
>>前往報名
[系列二]人生皮影-在〈清明上河圖〉中與自己相遇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中有4,000多個角色,呈現各式各樣的人生百態和喜怒哀樂,反映出每個人某一段生活的縮影。本課程以〈清明上河圖〉作為創作主軸,從鑑賞與觀察、認識作品及時空著手,進行「皮影戲」創作,透過簡單光影呈現角色的獨特造型與色彩,呼應自己的生命經驗、歷經的工作或生命故事。
- 第一堂|藏物引導回顧 時間:10/11(五) 09:30-12:00
- 第二堂|生命皮偶創作 時間:10/18(五) 09:30-12:00
※報名者須兩堂課程皆參與,僅第一堂課10/11開放現場候補
>>前往報名
[系列三]人生文本-用音樂說故事
以故宮「會說故事的圖畫」特展作為課程主軸,透過故事畫、敘事畫等,理解圖像表達故事意涵的方式,進一步透過音樂賞析與認識,說明音樂如何透過音型、節奏、音色等控制來呈現不同的畫面,試圖與它們連結,創造出屬於我們的音樂文本。
- 第一堂|音樂情緒大探索 時間:10/22(二) 10:00-12:00
- 第二堂|用音樂說故事 時間:10/29(二) 10:00-12:00
※報名者須兩堂課程皆參與,僅第一堂課10/22開放現場候補
>>前往報名
[系列四]馥郁人生-吉祥寓意生態瓶
以故宮正在210陳列室展出之〈清 汪承霈繪御製詩意百福繁生圖〉作為創作主軸,畫家在描繪物象時,除了呈現其本身的形體風貌外,又進一步賦予了更深的文化意涵。本次工作坊由園藝輔療師帶領製作多元植栽的設計,完成對自己或家人的祈福寓意。
- 第一堂|寓意設計師 時間:11/07(四) 14:00-16:00【因考量康芮颱風可能的影響,為了學員的安全,本堂課改至11/07上課,將個別通知報名成功的學員】
- 第二堂|生態瓶動手做 時間:11/07(四) 14:00-16:00【改為13:30-17:30】
報名連結:預計 10/14(一)10:00開放報名
>>前往報名
專題講座系列 活動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 正館B1多媒體放映室
[專題一] 賞味人生 免於遺憾─高齡失智照護醫師心法傳授
變老是人生旅途的一部分,但在這過程中,可能會面臨身衰弱、腦衰弱、情也衰弱,有些是努力可以改善、有些是努力也無法變化,如何找回跟家人的情感,對於年齡漸長的我們也是一種需求。希望這堂課可以讓大家重新賞味人生、免於遺憾。
講者: 陳乃菁醫師
時間:10/16(三) 14:30-16:30
>>前往報名
>>觀看直播
[專題二] 翻轉人生 我的七老八十─職人淬創辦人&職人咖啡師
好的咖啡除了香醇以外,還可以像茶一樣回甘,職人淬咖啡廳培訓50+各種不同專業領域的主管級退休群,化身為咖啡師及人生導師,為你泡一杯咖啡,聆聽你的故事,以豐富的人生閱歷,給予人生指引或專業領域指導。
時間:10/30(三) 14:00-16:30
>>前往報名
[專題三] 第三人生真好玩─現代老萊子蛋黃哥
何謂第三人生?第三人生要善用「三三三」時間分配法,1/3是健康,要把身體照顧好;1/3去接受挑戰學新東西;1/3是做義工,讓退休後的生活更能夠回饋社會,讓樂活退休不是夢,自助之餘,還能為別人帶來喜悅與助益,讓下半場人生閃閃發光。
講者: 黃世岱(蛋黃哥)
時間:11/06(三) 10:00-12:00
>>觀看直播
院外活動系列
以故宮特展「公主駕到!清代文獻中的公主身影」、「看得見的紅樓夢」作為工作坊主軸,從觀察、認識作品及時空著手,從內而外;從心理到肢體,透過工作坊課程,呼應角色情緒刻劃與肢體動作。
[系列一]表達與聲音訓練工作坊
從個人、家庭乃至社會,無論和自己對話,或是面對他人,溝通能力都相對重要。然而如何有效的表達,能清楚傳達不造成誤會,就需要練習聲音、肢體及表達的方法了!通過引導口語及肢體學習,進一步提升溝通能力,加強社會參與和連結。
時間:10/14(一) 09:30-11:30
地點:臺北市吉慶社區發展協會(臺北市北投區致遠二路61巷2之2號)
>>前往報名
[系列二]與情緒共處工作坊
面對老化的心理危機非常多元,此一時期的發展危機在於對工作角色、身體及自我具有偏見,然而,如何和負面情緒共處,面對孤獨,更是正向老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議題。通過體驗遊戲,感受負面情緒與心理健康問題的挑戰,學習與正反向情緒和平共處。
時間:10/23(三) 10:00-12:00
地點:臺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二段111號2樓)
>>前往報名
[系列三]肢體探索與感知工作坊
從感知身體,創造肢體的可能性,啟動創造力,重啟用身體表達自我的能力,並在日常生活與表演中連接與運用,通過身體熟悉的呼吸、走路與跑步開始,覺察自己身體的使用方式,瞭解身體的結構,尋找身體在動靜間的平衡。
時間:10/25(五) 10:00-12:00
地點:臺北市麗山社區發展協會(臺北市內湖區麗山街348巷22號2樓)
>>前往報名
[系列四]你的「今」牌人生工作坊
「今牌人生認知牌卡」是臨床實務上非藥物介入活動的多元應用,包含60件故宮文物牌卡及文物介紹手冊鼓勵參與者將藝術帶入日常經驗與生命故事,帶領民眾認識「今牌人生認知牌卡」,並運用牌卡練習靈活反應與記憶力。
時間:11/05(二) 14:00-16:00
地點:臺北市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臺北市士林區中正路439號)
報名連結:預計 10/14(一)10:00開放報名
>>前往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