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文物月刊353期(2012.08)

  • 故宫文物月刊353期(八月份)目次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595 KB 下載次數:277
    格式:PDF 檔案大小:595 KB 下載次數:277
  • 專輯

    東西鼻煙 薈萃清宮─鼻煙壺文化特展

    侯怡利

    國立故宮博物院曾於民國七十八年舉辦鼻煙壺特展,後出版《故宮鼻煙壺》圖錄,完整呈現本院清宮舊藏各式鼻煙壺精品,毫無疑問地,這些鼻煙壺因取材豐富、造型多變且能展現各種精緻工藝技巧,在清代工藝發展中以最絢麗多彩之姿佔有一席之地。時隔廿三載,本院再次舉辦「通嚏輕揚—鼻煙壺文化特展」,分「西潮—歐洲鼻煙盒」、「新潮—清廷創製鼻煙壺」、「風潮—競相爭艷」、「迴瀾—品味交流」等四單元,展出院藏各類鼻煙盒、鼻煙壺及相關器具,呈現清代在歐洲鼻煙潮流下,所發展出特有的鼻煙壺文化,同時欣賞集中西工藝大成的鼻煙容器之美。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66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66
  • 專輯

    清文獻裡的鼻煙與鼻煙壺

    張臨生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404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404
  • 專輯

    清造辦處玻璃廠鼻煙壺

    張榮

    鼻煙壺是中國古代器物中的一個獨特品種,它的出現始於清康熙朝,在宮廷造辦處和民間都大量製作,這與吸聞鼻煙習俗盛行息息相關,也與皇帝的提倡參與密不可分。鼻煙壺雖然出現較晚,卻迅即廣為流行,為封建文化藝術抹上了最後的濃重一筆。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41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41
  • 專輯

    耶穌會士湯執中─乾隆皇帝宮廷裡的玻璃工匠與植物學家

    Emily Byrne Curtis著,劉祐竹譯

    西洋有草,名僧息底斡,譯漢音為知時也。其貢使攜種以至,歷夏秋而榮,
    在京西洋諸臣因以進焉,以手撫之則眠,踰刻而起,花葉皆然,
    其起眠之候在午前為時五分,午後為時十分,輒以成詩,用備群芳一種。
    懿此青青草,迢遠貢泰西;
    知時自眠起,應手作昂低。
    似菊黃花韡,如棕綠葉萋;
    詎惟工揣合,殊不解端倪。
    始謂薑蒲誕,今看靈珀齊;
    遠珍非所寶,異卉亦堪題。
    —癸酉秋八月題知時草六韻,命為之圖,即書其上
    乾隆御筆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38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38
  • 每月一寶

    極可愛翫─鼻煙壺多寶格

    侯怡利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38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38
  • 特展介紹

    一耳三鉗─清宮的特殊耳飾

    蔡玫芬

    時尚的年輕人,可能在自己的耳上穿戴多個耳環以為新潮,但若我們翻看清代帝后圖像,會發現清宮后妃往往耳上戴著三對穿耳的耳環,這是滿洲古老的傳統。耳環,一稱「鉗子」,本文主在敘述清代「一耳三鉗」的制度,或可作為「古老即新潮」的註腳。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306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306
  • 特展介紹

    瑩白放光─清代宮廷十八世紀鑲鑽飾件

    陳慧霞

    鑽石並不是西方珠寶的專利,十八世紀清代宮廷利用西方切割鑲嵌的鑽石成品,結合金纍絲、點翠等東方手法,呈現鑽石的東方風貌,是珠寶發展史中十分少見而特殊的一頁。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89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89
  • 特展介紹

    從影像到實物─談婉容皇后的珍珠情懷

    李理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82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82
  • 展場巡禮

    我有嘉賓─臺灣原住民的乾隆八旬壽典之行

    蔡承豪

    古稀天子乾隆皇帝八十大壽是清代皇家盛事,避暑山莊及北京城內並來了一群遠渡重洋的稀客—臺灣十二社原住民,一同歡賀八旬萬壽聖誕。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39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39
  • 展場巡禮

    黃河南岸磚壩圖與治河名臣栗毓美拋築磚壩

    周維強

    道光時期,河堤係以農作物收割後所餘的稈混合泥土建築堤壩,因此極易朽爛,無法長期抵禦河患。道光十五年,河東河道總督栗毓美積極拋築磚壩,改善大壩結構。近代著名史學者岑仲勉先生曾指出,此舉「經過多回論辯及覆查,卒之沒有完全實行」。然而,比對院藏〈黃河南岸磚壩圖〉和清代檔案可知,岑仲勉先生所論並非實情。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23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23
  • 學與思

    化古出新─院藏陸遠另一冊摹古之作

    張華芝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25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25
  • 學與思

    故宮文物攝影的發展歷程與未來挑戰

    張志光

    國立故宮博物院早在北平時期—民國十三年就已經應用攝影記錄文物狀態。當時清室善後委員會為了點查龐大的清宮文物,分成許多組同時點查,每一組都配有一位照相人員負責攝影,這些攝影成果很多都出現在日後的出版刊物上。其後為了文化宣傳與文物流傳,本院於民國二十年成立了印刷所,正式設置文物攝影工作部門。之後,刊物出版、出國展覽與全面清點,都有大規模文物攝影計畫。隨著數位時代來臨,本院在民國九十年開始投入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以下簡稱數典計畫),正式啟動院藏文物的數位攝影工作。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05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05
最後更新日期:2020-10-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