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文物月刊-文章搜尋

  • ~
  • 可使用AND、OR、NOT搜尋,例如 古蹟 and 器物
總筆數:6013
  • 文物脈絡

    「開山撫番」—清帝國與臺灣原住民族

    賴玉玲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帝國將臺灣納入版圖後,逐漸在臺灣西部平原與山區交界處,自南到北劃出一條「界」。界之西,設官治理,視為版圖;界以東,視為化外,禁止往來。但十九世紀後半葉,西力東漸,界外多次發生與外國人的糾紛,清帝國與臺灣原住民的關係,也就從隔離轉變成積極入山的「開山撫番」發展。

  • 文物脈絡

    「《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簡介

    鍾子寅

    《法華經》是佛教大乘初期的典籍,約成立於西元一世紀前後的印度。自西元三世紀傳入中國,《法華經》逐漸受到推崇,之後更普及朝鮮半島、日本。法華信仰可說是東亞佛教文化圈的一大特色。其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更被東亞佛教徒日常唸誦,對觀音信仰在東亞的盛行,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歷來解析一部佛典,常將經文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序分」說明該經宣講的地點、參與人物等背景,「正宗分」闡明該經教義或細說修行途徑,「流通分」頌揚修行這部經典的利益,並鼓勵信眾廣為流傳。本展覽借此傳統亦分為三大單元,「序分」介紹《法華經》這部典籍,「正宗分」介紹《法華經》在美術表現上的幾個重要主題與類型,「流通分」則呈現《法華經》鼓勵弘揚的主題與歷史上的流傳,試圖透過典籍與美術遺品,呈現這部千餘年來激勵東亞人心的佛典及其在美術上的成就。

  • 文物脈絡

    觀音菩薩脅侍眷屬中的善財與龍女組合

    陳俊吉

    明泥金寫本《佛頂心觀世音菩薩大陀羅尼經》配置一幅精美的扉頁圖,水月觀音坐在磐石之上,身後配置竹林,竹梢處停佇鸚鵡。畫面下方描繪大海,善財童子立於一片蓮花瓣上,恭敬合十禮拜觀音。另一側,海面湧出龍女、龍王、侍者,龍女雙手捧寶珠供養觀音。觀音菩薩配置善財童子、龍女及鸚鵡為眷屬,此題材明清時期不乏相關造像,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數件精美之作,值得仔細品味。

  • 文物脈絡

    淺析元明清準提鏡之功用—從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準提鏡談起

    雷天宇

    準提鏡是盛行於東亞地區的準提信仰的最重要的物質象徵。明清以降,它隨著遼代華嚴宗大師道㲀(1056-1128)所著《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中倡導的「準提法門」的流行而備受各界人士的推崇。在準提鏡流行於民間的過程中,它的功用逐漸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徵,即由原初的修行法器拓展為文人士大夫桌上案頭的玩賞之物,以及普通百姓用於辟邪壓勝的護身物。本文從討論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兩面元明時期的準提鏡的功用出發,探索這一轉變背後的宗教、社會與文化因素。

  • 文物脈絡

    韓國百濟武寧王陵出土南朝瓷器的產地與功用

    張團偉

    1971 年在韓國公州市宋山里古墳群內,發掘一座有明確紀年和知曉墓主身份的南朝式單室磚墓,即百濟(西元前18-660)第二十五代王,武寧王夫婦合葬墓。墓內共計出土文物4,687 件,其中九件瓷器,青瓷盞六件、黑釉四繫盤口瓶一件、青瓷六繫罐兩件。學界一致認為這批瓷器是從南朝(西元420-589)輸入的舶來品,但對其具體產地和功用則莫衷一是。本文結合中國近年考古出土資料,試圖探明諸問題。

  • 文物快閃

    〈萬樹園應行預備各項技藝單〉的國宴表演清單

    許媛婷
  • 特展介紹

    微物趣—「草蟲捉迷藏」特展概述

    邱士華

    延續2019 年「故宮動物園」特展,以暑期親子觀眾為目標對象的設定,從7 月6 日開始,一直到9 月25 日,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推出「草蟲捉迷藏」特展,希望陪伴大家愉快地度過這個炎炎夏日。

  • 特展介紹

    草蟲畫・話草蟲

    楊若苓

    國立故宮博物院曾於民國七十五年(1986)及九十年(2001)辦過草蟲展,不同於以往,本次展覽邀集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臺北市立動物園及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蝴蝶宮昆蟲科學博物館的昆蟲專家們共襄盛舉,期待來自不同領域的激盪能帶給觀眾新的視野。筆者嘗試以生物學角度觀察本次選件,並將心得分享如下。

  • 特展介紹

    《毛詩品物圖考》與中日交流—兼論「草蟲捉迷藏」特展選件

    王湘文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毛詩品物圖考》計有二套各四冊,總計八冊,為善本裝裱手繪設色之作,舊藏於清德宗妃瑾妃(1873-1924)之永和宮內,同〈翠玉白菜〉所在地。圖說內容搭配《詩經》及其相關傳注。這件作品見證了東亞明清以來興盛的考據學與博物學,同時也見證了中日文化交流下的圖像資料。古中國圖書,東渡日本再於日本重刊出版的例子較為常見,譬如十三經各類書籍。但此書卻是先在日本出版,之後紅到中國,清末翰林院編修戴兆春(生卒年不詳)甚至為其寫序,光緒和宣統年間(1875-1911)在中國皆有出版紀錄。

  • 特展介紹

    院藏《青在堂草蟲花卉譜》修護紀實

    高宜君

    清康熙年間(1662-1722),「芥子園」主人李漁(1611-1680)之婿沈心友(生卒年不詳)主持編撰的《芥子園畫傳》初、二、三集陸續出版,為習畫入門者提供了一系列的解說教材、臨摹範本,藉由循序漸進學習,進而觀察大自然,內化畫譜中之基本技法,達自由創作之能力。
    《芥子園畫傳》內容包括「草蟲花卉」與「翎毛花卉」二譜,每譜各分為「青在堂畫學淺說」、「構圖分解」、「古今諸名人圖畫」三大部分。先以水墨文人內涵和方法論加以探討,接著是用筆、寫形畫法之要領提點,最後附錄實作範本。適逢「草蟲捉迷藏特展」將展出院藏《青在堂草蟲花卉譜》,其套色印刷與裝幀形式皆別出心裁,謹以本文記述展件修護歷程,希望能讓觀眾對於文物內、外都有更豐富的認識。

  • 特展介紹

    古道上的摩崖—石門十三品選介

    吳誦芬

    陝西漢中的石門,是中國最早的人工隧道,其開通是通蜀棧道上最艱困的工程。在沒有火藥的古早時代,以原始的火燒水激法開鑿石壁,以成穿山隧道,俾使道路直達,省卻繞道而行的時間精力。此一交通史上的要事,不但促成了經濟的繁盛,甚或還對軍事策略與天下局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石門隧道附近的山壁,因而留下多處歷代文人摩崖題記,在書法史上,向來以風貌令人驚艷的隸書著稱。本季204 筆墨見真章與202 巨幅展間,選展本院藏拓石門石刻與相關書法,謹以此文為讀者們介紹說明。

  • 特展介紹

    什麼是「番」—逆寫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意象

    劉柳書琴

    2000 年以來,國立故宮博物院有多次原住民族相關展覽。本展覽〈什麼是「番」—逆寫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是繼〈披荊斬棘—17 世紀後的臺灣〉(2002-2003)、〈福爾摩沙—17 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2003)、〈黎民之初—院藏臺灣原住民圖檔文獻特展〉(2006)、〈織路繡徑穿重山—臺灣原住民族服飾精品聯展〉(2018)之後,又一次有關臺灣族群檔案的展示。所不同的是除了主流的展示法,這次更在累積當代原民文化資產之思維上,進行國家典藏物件的去殖民工作。誠如美國學者安東尼.豪爾(Anthony J. Hall)所說:「在全球歷史進程中,西方世界的使命無疑等同於文明(世界)的使命。」1 本次實體展場以對位閱讀的方式,檢視清帝國的華夷秩序與群番系譜,從中追溯臺灣社會逐漸棄用的貶抑詞—「番」的由來;展覽網頁則以開放參與的「逆寫」活動,提供讀者參與檢視帝國之眼。整個展覽欲顛覆西方中心的現代史觀,更欲反思東方帝國的殖民政治與文化政治,乃至國家博物館對原住民文化資產轉化性復興的社會責任。

  • 教育推廣

    打開「新」對話—國立故宮博物院東南亞語導覽種子培訓計畫

    呂憶皖

    臺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博物館應致力於確保所有人都有均等的文化近用機會,並使博物館成為更具包容力的社會文化機構。新住民文化已為臺灣社會注入多元的新面貌,也是博物館不可忽視的觀眾群之一,本文以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東南亞語導覽種子培訓計畫」為例,概述其規劃構想、培訓過程,以及新住民學員透過導覽所展現的多元文化詮釋觀點。

  • 教育推廣

    博物館與特殊教育學校的合作—以「跨越障礙・觸摸美麗」院外到校服務活動為例

    林質安

    博物館的角色從早期王宮貴族將個人蒐藏規劃為私人陳列室,逐漸轉變為屬於大眾的公共場所。這樣的過程也反映出博物館的功能變得越來越多元,從側重博物館內涵的典藏、研究,到與觀眾密切相關的展示、教育等。如今,博物館與學校的合作愈加普遍而重要,藉由教育活動的設計,提供學生探索各類領域知識等機會。其中與特殊教育學校合作的教育活動,更因學生特質的不同,實務上與其他教育活動具有差異。本文以故宮「跨越障礙・觸摸美麗」院外到校服務活動為例,爬梳其發展歷程,並分享博物館與特殊教育學校的合作經驗。

  • 教育推廣

    淺談文化轉借詞與日語觀眾的導覽和溝通—以故宮文物為例

    林郁芯

    導覽本身是一個跨文化的實現,除了需要具備語言能力,也需要嫻熟文物內涵以及兩國的文化背景。自古以來不同國度之間不外乎透過文字或語言進行交流,其間扮演媒介的就是譯者。廣義而言,博物館的導覽員也可以視為一種譯者,利用語言能力,巧妙地將文物知識傳達給他國的訪賓。

    故宮文物,歷史悠久,大部分是屬於中國輸出至日本的文化與詞彙;但也有些是日本吸收中國文化後經過融合、改良而成為日本特有的稱呼或獨樹一格的文化,這些詞彙再傳入中國,便成了漢語中的日文轉借詞。本文將舉例概述在文化交流過程中互相借用的文化轉借詞,說明善用這些轉借詞,再加上熟悉文物背後的文化,當可使導覽更順暢。

  • 教育推廣

    數位與臺灣的交會—「臺灣意象」首部曲: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

    游閏雅

    「臺灣意象展─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將由遠而近地透過地圖、風景、物產三大面向,向民眾展示臺灣島的歷史變遷。尤其著重於闡述不同帝國眼中的臺灣形象,如何在歷經時間的錘鍊後,轉化成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臺灣意象」。本文將以此展覽為例,嘗試討論在數位科技發達的今日,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如何運用數位科技,展示可被共感與傳遞的「臺灣意象」。

  • 文物快閃

    繡線裡的文字祕密—詩歌、愛情以及一顆被征服的心

    林宛萱
  • 特展介紹

    重新認識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 吳密察院長專訪

    策展小組

    「什麼是『番』—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展已經於本(2022)年3 月19 日開展,這個展展出本院所藏關於臺灣原住民族的檔案文獻。透過這個契機,本刊專訪吳密察院長,談談他個人對於清代文獻檔案的使用經驗,以及對於本次展覽的一些想法。

  • 特展介紹

    什麼是「番」—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展概介

    策展小組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典藏清帝國文獻檔案中,涉及臺灣原住民族者數量雖然有限,然卻得反映著該時代某部分的族群政治氛圍。「什麼是『番』—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將試圖引領觀者重新認識檔案裡「番」的意涵,進而了解原住民族在傳統帝制時代中被外部詮釋與形塑的歷程。

  • 特展介紹

    道德形塑—清代臺灣原住民婦女拾金不昧的故事

    杜曉梅

    自古至今,拾金不昧常成為彰顯人性良善的道德表現,官方也會透過表揚獎勵,以達教化百姓、糾正民風之效。在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代文獻中有不少「拾金不昧」摺,以雍正朝(1723-1735)最多,其中一件就與臺灣有關,描述臺灣原住民婦女茅朥母女拾金不昧的義舉,奏摺內容看似一般,但背後其實隱藏著地方大吏們的政教考量。本文將以清代文獻為本,從中爬梳茅朥母女拾金不昧的故事,並一探清人如何形塑出符合漢人道德觀的臺灣原住民女性。

每頁筆數:20
頁次:13/3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