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學術季刊-卷期總覽

第42卷第2期

  • 圖繪外交:傳陳居中《文姬歸漢圖》的製作脈絡與宋金關係

    王怡婕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傳陳居中《文姬歸漢圖》為一件工緻巧妙的敘事立軸。這件作品以大畫幅架構出一個位於異域平原內的外交場景,在以「文姬歸漢」為題材的種種作品中,屬於極為罕見的珍品。本文基於前行研究的豐厚論述,擬聚焦討論《文姬歸漢圖》圖寫外交的幽微手段。畫面中除了描繪文姬(蔡琰,177-249)與左賢王的道別,還獨樹一幟地呈現了漢朝使節與匈奴使節交錯排列的場景。更值得注意的是,此作特別在畫面中加入位階高於畫中其他使節的漢代官吏,眾人圍繞且凝視著文姬、左賢王與二位幼兒的別離。官吏現身別離場景,二族使節錯綜交談,這樣的情節實不見於其他以「文姬歸漢」或「胡笳十八拍」為題材的圖繪中,為《文姬歸漢圖》特意創出的敘事情境。本文將以年代的再論作為起點,藉由比對風格結構與圖中器用,暫將此軸的製作時間定於十二世紀中後期,即靠近南宋孝宗朝(1162-1189 在位)之時。其次,本文根據圖寫異族的畫史脈絡,分析《文姬歸漢圖》畫面中的人物形象表現與空間建構。藉由圖繪中的人物與空間安排,推論此作首要目標在於展示宋、金交聘的平等關係。《文姬歸漢圖》誕生於國力漸強且要爭取與金對等的孝宗朝,或為宋室力圖恢復之時,衡量自身與外族關係之圖繪珍品。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3 MB 下載次數:352
    格式:PDF 檔案大小:3 MB 下載次數:352
  • 流動的真實性:以蘇軾雪浪石為個案的考察

    張燕莊

    雪浪石被認為是唯一存世的蘇軾(1037-1101)藏石,但其真偽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然而,卻沒有人質疑根據我們現代的定義來判斷雪浪石的真偽是否合適。本文通過梳理十二至十九世紀與雪浪石相關的文獻、圖像及物質材料,意在指出古物真實性的問題遠超「真偽」問題,而且判斷雪浪石真實性的標準也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十八世紀以前,雪浪石和盛放它的芙蓉盆都被替換過,但這不影響其「真」,顯示了「真」與原件的鬆散關係。十八世紀重新出現在大眾視野的兩塊雪浪石,則必須通過「失而復得」的新造故事來證明其自身的可靠出處。乾隆皇帝結合文本以外的圖像、物質材料以及實地考察,耗時二十多年卻對雪浪石「真偽」得出前後相反的結論。而十九世紀精英階層的疑古思潮使他們對是否存在「真的」雪浪石及芙蓉盆都產生了消極的態度。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574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574
  • 越南施釉雕像「哈奴曼」的起源與印尼爪哇市場的關聯

    坂井隆

    Among Vietnamese ware by the 14th-15th century, the golden age of their export, one finds a very unusual ware in particular forms or motifs such as glazed figurines and wall tiles. These kinds of wares diverged greatly from the Vietnamese or Chinese ceramic traditions. One can actually compare them with findings from Java in Indonesia, whereas almost no finds have been reported from Vietnam itself. Hence, it seems very probable that these unusual wares were manufactured by special order for the market in Java. As a typical example,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the image of “Hanuman” polychrome figurine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sherds found at the Trowulan archaeological site and sculptures/reliefs at the Panataran Temple in East Java. Moreover, the author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the purpose of these figurines ordered by the high society in Trowulan, the capital of the influencial power Majapahit Kingdom.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89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89
  • 酗酒、嚴刻、好抄家:流言傳播與雍正皇帝的因應

    葉高樹

    雍正皇帝在位期間,飽受流言困擾。流言的產生,主要是因康熙皇帝晚年的皇位繼承權之爭,有來自社會輿論的質疑,更有雍正皇帝主動揭露的酗酒、嚴刻、好抄家等針對個人行為或性格的指控。面對種種不利於己的言論,雍正皇帝一概斥之為惡意捏造的假訊息,並將他所認定的散布者列為打擊對象。他對流言的處理,是從被動應對到主動澄清,並隨著統治權的穩固,欲打擊的幕後敵人也從允禩集團的外圍份子轉為核心成員;同時,透過編輯《上諭內閣》、《大義覺迷錄》,並下令定期宣講,達到反覆宣傳的作用。然而,不論流言對當事人的傷害程度如何,在資料留存的限制下,有難以追查、無法確定的問題;在史料解讀的影響下,又極易陷入判定真假、各說各話的困境。因此,本文擬借用社會科學探究流言的方法,以攻擊雍正皇帝酗酒、嚴刻、好抄家的流言為例,分就流言生成及其傳播途徑、雍正皇帝對流言的駁斥、流言與雍正皇帝的治術三方面,分析雍正皇帝操作流言以達到鞏固統治目的的過程。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495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495
TOP